首页   >   信息服务   >   新闻
农教中心面向北师大开设《性别平等与乡村振兴》小学期课程
2021-07-02

       为了探究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妇女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实际,培养学生的性别视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农教中心”)于6月28日-7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性别平等与乡村振兴》小学期课程,本次课程吸引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各个专业的本科生参与报名。课程采用课堂学习与社会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辨析女性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乡村问题研究能力,为乡村妇女发展问题的发现、认知和疏解贡献力量。

 

第一讲:性别平等与乡村女性

       本讲从性别的基本概念引入,阐述了社会性别平等问题,依托联合国的消除社会性别歧视的政策背景,反观中国的乡村女性发展现状。在初步破冰和课程介绍后,农教中心的王艺亦老师进一步向同学们介绍了性别的基本概念和联合国性别平等的实践。随后,农教中心首席专家张莉莉教授通过联系具体实例,向同学们介绍了社会性别的发展理论、妇女与乡村发展的关系。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互动,分享了自己的性别体验与对乡村背景下性别话题的感知。

 

 

第二讲:发展理念与乡村振兴

       本讲分为发展理论与国际乡村发展实践两部分课程,第一部分由农教中心执行主任曾晓东教授讲述了发展概念的演变,通过对国内国际发展问题的描述和感知,引入发展的内涵和发展理论的演进,并在技术层面展开。主要是从确定议题、梳理概念与理论框架,明确策略与具体指标,到具体展开实践的思维过程。第二部分农教中心的方圆安老师通过分析国内国际的扶贫发展案例,向大家介绍全球的乡村发展实践变化。课程最后,曾主任与学生们进行了问答互动,引发大家思考小学期课程设置的目的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规划。

 

 

 

第三讲:调研方法介绍

       本讲主要对于研究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开展将在北京近郊开展的社会调研。同学们围绕各自研究主题分小组展开讨论,了解访谈对象或工作场域的背景信息,拟写访谈提纲,模拟访谈场景,为下午实地访谈做准备。农教中心博士后赵瞳瞳老师在研究方法上对学生进行了指导,提出文献综述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够从哲学角度出发,思考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并提出了几点访谈提纲的注意事项。

 

 

 

实地调研

       社会调查环节,学生以6-8人一组形成3个调研小组,分别赴北京市怀柔区河防口村、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光合作用儿童成长中心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主要是乡村妇女、乡村教育公益机构项负责人、学前教育女性教师,同学们主要以访谈的方式针对各自的研究主题展开调研。课程的最后一天,同学们简要分享了访谈过程中的反思总结和研究发现,赵瞳瞳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反馈,指导大家如何做访谈数据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

 

北京市怀柔区河防口村调研

 

光合作用儿童成长中心

 

       本次《性别平等与乡村振兴》小学期课程是农教中心面向北京师范大学全校范围内本科生开设小学期课程的首次尝试,希望以跨学科的视角,引导同学们关注世界与中国范围内的性别与发展实践,激发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与对发展问题和发展实践的关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2023 UNESCO INRU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