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服务   >   新闻
中小学校线上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
2020-05-08

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地方教育局、中小学校、家长和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如何?不同层级的学校、不同地区的家长的应对策略有什么特点?为了回答这些问题,5月7-8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与培训中心(INRULED)合作举办了“中小学校线上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会议采用视频会议方式,来自北京朝阳、无锡新吴区、青岛西海岸开发区、山东昌邑、江西遂川、贵州赫章、黑龙江泰来、甘肃景泰、靖远和陇西共10个区县的代表,分教育局、中小学校长、教师、家长、中学生、小学生共6个场次,从不同视角讲述了他们的“线上教育教学”故事。我校对口支援的云龙县也派代表列席研讨。周作宇副校长参加了校长组的讨论并发表热情讲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教育处程康全程参与会议。

线上教育,作为疫情下的教育形态,它虽然只是充当了线下教育的“临时替代”,但是,它却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大范围内的教育技术应用试验,为我们呈现了未来教育可能的形态和挑战,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提倡的数字时代的教育公平、教育质量问题。目前,“疫情后”的教育思考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框架下认识线上教育形态,倾听来自教育一线的声音,是教育学部和农教中心组织此次会议的根本目的。

 

 

教育局组的讨论由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黄荣怀教授主持。该组讨论的主题是地方教育局的决策行为,研讨不同地区在线教育的政策目标以及面临的现实困境。在这个总的问题下,教育局领导们还自我分析、讨论本地应对疫情,开展在线教育的方案,和其他地方相比的突出特点。

 

 

从大家讨论的情况看,各地教育局制订的在线教育方案普遍按照“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分层次做出了部署。初中、高中毕业班采取直播形式,由自己的任课老师对原有的复习计划进行了调整,基本执行了复习计划;非毕业年级普遍采用“录播+教师指导”方式,教师负责组织、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保持和学生的互动;小学低年级学生,则主要进行素养教育,加强阅读、体育、疫情下的危机和爱国主义教育。

中小学校长组的讨论由李兴洲教授主持,校长们讨论了线上教学中校长的实施者角色和技术指导者角色。在疫情面前,所有的教师都不清楚应该如何应对,这时的校长更多地成为专业指导者,从资源选择、平台选择到应对家长和学生的各种情绪,校长更多地成为对着老师们喊“跟我来”的“领头教师”。

在校长的视角下,疫情下的教育有“危”也有“机”,这个“机”就是教育观念的变化。信息化,过去提了很多年,许多老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并不认可,抵制情绪很强。疫情到来后,大家不得不利用线上教学,教师们体会到了线上教学的可回访、可积累、个性化等优势,校长们认为学校在疫情结束后,也应该开展微课资源的积累,向学生提供更有选择性的学习资源。

学校在实施线上教学过程中,对特殊群体的识别和支持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校长们一口气说出很多需要特别关爱的群体,除了我们熟知的贫困家庭、残疾学生、留守儿童外,校长还列举了援鄂医生、执勤民警、隔离在外地的学生、寄养在亲戚家的儿童、多子女家庭、视力不佳儿童,等等,这不禁让我们感慨教育实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已经逐渐成为实践者的自觉。

教师组的讨论由宋萑教授主持,聚焦线上教育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们由课堂主导者转变为线上教学辅助者,很多教师提及作为课堂主导者更多关注知识本身的逻辑,成为辅助者后,他们反过来关注学生情绪和学习习惯,也感受到教师应该花更多地时间与学生交流。对于线上教育对今后教育方式的影响,教师们认识到此次疫情下的线上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即将“随风而逝”的故事,教师们真正认识到学生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喜好、情绪和知识本身一样重要,教师需要动脑筋让学习过程变得有趣,激励学生参与到线上学习中来,而这一点是教师们在线下教学中,经常忽略的职责。

 

 

教师的奉献精神,在疫情背景下更加凸显。青岛西海岸二中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家庭大多不具备打印条件,于是,教师划分了片区,每周给学生送学习材料,和学生在指定地点交接。教师的情感非常朴素,他们说:高考在学生的一生中发挥关键作用,教师在这个关键的人生阶段多为孩子们做一点,又何乐而不为呢?

家长代表群的讨论非常有意思,有些家长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种研讨会,更没有在北师大的教授面前讲过话,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的李勇霖老师用自己的专业智慧,让家长很快进入讨论状态。家长们虽然非常紧张,但是他们帮助孩子线上学习、感激老师辛苦付出、担心孩子眼睛近视和沉迷网络小说、网上冲浪的感受真实而具体。疫情期间,家长“变身”班主任,加深了家长对班主任角色的理解。作为家长,大多只关心孩子的作业和饮食,疫情期间他们切实感受到班主任工作不好做。有一位家长说道,过去学校老提家校合作,家长听听也就过去了,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深意,疫情期间真正感到孩子的学习需要家长深度参与,家长们找到了和教师交流孩子学习的角度和立足点。

学生组原本设计中、小学生一起讨论,预备会期间,大家感受到中、小学生间认知和叙事方式的巨大差异,于是,将中、小学生分开讨论。中学生组由教育学部周逸先老师和曾晓东老师主持,小学生组由张莉莉老师和杜亮老师主持。学生组围绕学习行为、人际关系、学习效果和线上老师、课程评价展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学生们对自己老师的强烈认同,尽管学生们也认识到线上教学的老师水平很高,线上教学能够展示自己老师上课时不可能看到的生动画面,能够回放,能够自己安排学习时间,但是,学生们仍然希望回到自己的老师教学的方式中,他们都说,自己的老师能够理解他们。

中、小学生的差异显著体现在反思能力上。大多数中学生在讨论中都提及自我管理能力,也看到了自我管理能力带来的学习效果的巨大差异,他们整合自己的讨论结果并延伸至今后,具有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江西遂川县曹林乡中学的金鑫同学一直感动于教师对于一个儿童成长过程的影响,他介绍说自己的梦想就是报考北师大,他的言说让参加会议的学生们印象很深,他转述老师的话:“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乾坤已定,我定扭转乾坤”成为中学生组的“金句”。

小学生组的同学表达了在线上学习中,从一开始的兴奋到后来的无聊和烦闷的演进过程,还用他们的语言表达了作为“神兽”和家长的“冲突”,不过,对于冲突,孩子对家长的原谅和情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最有意思的是一位来自贵州赫章的同学情不自禁地羡慕北京、山东小朋友的普通话和流利的叙述,他提问:“你们怎么能够说出这么好听的话?”

六场活动结束后,所有的主持老师感慨万千,不是我们给予实践者什么指示和建议,而是实践者向我们展示了远超我们想象的、教育实践的丰富性。参与这次活动的30多所学校,虽然不能说代表了全国的情况,但它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描述了中小学校“停课不停学”的基本状况,向我们展示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中小学校广大地方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和家长学生的适应性、组织能力和韧性。丰富的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研究的永不干涸的源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2023 UNESCO INRU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