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服务   >   会议和活动
教育开放说 | “重新构想农村教育的未来”对话顺利举行
2022-01-20

      2022年1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农教中心”)成功在线举办了“教育的未来与乡村振兴教育”系列对话第六场,也是本季对话的最后一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期发布的《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的引领下,此次对话以“重新构想农村教育的未来”为主题,共分为三个环节:总结与回顾前五场对话,专家圆桌对话,与听众互动交流。

      参加对话的嘉宾有:农教中心执行主任曾晓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桑国元教授,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张莉莉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苑大勇副教授和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刘靖副教授。农教中心副主任赵玉池博士主持了本次对话。

      农教中心执行主任曾晓东教授从“未来契约中乡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主题出发,为对话开场。她总结回顾了前五场对话的启示,又进一步探讨了城市化和现代性背景下的城乡能量交换和政策推动。曾晓东教授特别回顾了日韩农村教育的宝贵经验。她认为以政府为主体的广泛参与,为提高扶贫效率提供了一个模板。

      这一观点在刘靖副教授的回顾中得到呼应。刘靖副教授将“教育共同体建设”作为重点词,探讨“如何把城市和乡村放在一张地图上,或者一个计划书上、一份政策文本上去考虑问题”,他提出农村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同时也应强调科技的力量及因地制宜,提升学校软实力,加强师范教育,并增加“关系人口”(stakeholders)的参与以形成共建合力。

       张莉莉教授则从“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和通过教育促进性别平等”这一角度回顾了第二场对话(主题:农村教育中的性别平等)的亮点和启示。她指出,推动平等要注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路径的结合,需要更多社会参与、更多对话,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

       苑大勇副教授在回顾第三场对话(主题:终身学习视域下农村教育与培训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时,强调终身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延申,而是系统性的升级和转换,是与世界共存的学习终身化的形态。因此,农村场域中的终身学习应该与社会的发展同频共振,同时通过“学习型农村”的建立和发展推动和促进所在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

       桑国元教授从国家政策、社会力量参与和教师个体角色回顾了第四场对话(主题:乡村高质量教师供给和保留:政府责任还是社会契约?)。他认为国家主导的供给与乡村的需求之间可能存在弱关联,因此乡村教师的流失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除了政策层面的应对,同时也需要多方社会力量的参与以及教师本身在乡村社会结构中的能动性,才能实现教师的流动与发展。

       在回顾前几场对话基础上,嘉宾们围绕“重新构想农村教育的未来”这一主题展开深度对话。

       在2050教育新倡议提出之前,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已经在全球形成了广泛共识。然而,农村地区要在2030年实现“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这一目标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2050年的教育新倡议有何借鉴意义?刘靖副教授认为,在多重危机与挑战叠加的影响下,2030议程和2050倡议的基本原则是一以贯之的,即“确保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和“教育的公共性和社会性”。而2050倡议中特别强调的是关系的再构筑,包括人类的关系,地球、环境和生态的关系,以及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因此,未来教育需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来看待,寻求共同发展,而不是互相割裂。

       农村教育不应该是城市教育的翻版。那么,农村学校具有哪些有别于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生发出更适合农村发展的教育模式?针对此问题,曾晓东教授强调了农村在重构生活方式方面的独特价值。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效率的盲目崇拜导致了“城市病”和乡村的萎缩现象。因此,重新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理念基础。

       桑国元教授与苑大勇副教授对未来农村教育图景下的学习方式展开了畅想。苑大勇副教授认为农村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超越性,需要弱化城乡二元结构,同时融入到生态文明教育当中,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桑国元教授则强调了农村教育的适切性问题,呼吁在农村开展变革型的、适应性更强的学习方式,打破学校和乡村社区的壁垒,并整合更多的技术资源与社会资源来促进长期发展。

       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难点,是属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容忽视。张莉莉教授在传统弱势群体概念基础上,提出学习资源的差距也会把人分化为“富人”和“穷人”,从而形成“learning rich”和“learning poor”这样的群体。弱势群体的地位改善离不开学习资源的保障,更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和乡土文化的滋养。

        最后,嘉宾们对全球合作范围内的农村教育发展合作提出了新的展望。他们都强调了全球责任、平等对话的重要性,对“共同的未来”(a shared future)这一理念表示高度认可。

        对话结束前,嘉宾们回答了各直播平台上收集到的观众提问,分享了新冠疫情对学习方式的影响、生活方式重构、教师发展案例等内容。

        至此,本季“教育的未来与乡村振兴教育”系列对话正式收官,但关于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的讨论仍将继续。 

       

        请点击链接回看本场对话直播:教育开放说 | 重新构想农村教育的未来_哔哩哔哩_bilibili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2023 UNESCO INRULED